了解煤矿知识是煤矿防火安全重要性之一发表时间:2019-10-22 07:06 对于我们生活中使用的煤,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?作为一个煤矿的员工首先要了解,这样才能对于煤矿防火安全做到心中有数。 煤的形成阶段煤是古生物沉积在沼泽环境下在高温、高压条件下再经过一系列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而生成的。具体说来,煤的形成可分为两个阶段: (l)泥炭化阶段。由于古生植物遗体在地表较低的湖泊、沼泽和海湾环境中沉积。因被水淹没、浸泡,大大地减少了与空气中氧气的接触,在厌氧细菌的分解活动下逐渐形成泥炭。泥炭一般为黄褐色或黑褐色,无光泽,质地疏松。泥炭形成的厚度越大,则成煤后煤层的厚度越大。泥炭形成后,如果地壳上升,泥炭暴露在地表就会风化,就不能形成煤。只有在泥炭形成后,地壳下沉,在泥炭上部又沉积其他物质将泥炭覆盖,再经高温、高压后才能形成煤炭。 (2)成煤阶段。在泥炭形成以后,若地壳继续发生沉降,泥炭层就会很快被其他沉积物所掩盖。这样,泥炭才能保存下来。随着地壳的进一步沉降,泥炭层下降到地下较深的地方,它上面覆盖的沉积煤田的开采区域和矿井的设立物就会愈来愈厚。在压力和地温的共同作用下,原来疏松、多水的泥炭受到紧压、脱水、胶结、聚合,体积大大缩小,变成最初的煤褐煤。褐煤形成后,如果地壳继续沉降,则在温度更高、压力更大的条件下,褐煤内的成分将进一步变化,最终形成各种不同种类的煤。这些不同种类的煤依次是:褐煤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气煤肥煤焦煤一一瘦煤贫煤无烟煤。煤层的结构与安全开采的关系在地下,煤的存在形态呈层状。煤层是煤矿的开采对象,煤的埋藏情况包括煤层的结构、厚度、倾角、稳定性及空’司形态等。 (l)结构。煤可分为两类,即简单结构煤层和复杂结构煤层,二者的主要区别是有无稳定的矸石夹层。简单结构煤层中没有呈层状出现的稳定的矸石层,但仍然可能夹有较少的矿物质或结核。简单结构煤层反映出当初形成时,沼泽中植物遗体的沉积基本上是连续性的。复杂结构煤层中常含有较稳定的夹石层,并且至少含有一层。复杂结构煤层反映出当时泥炭沉积曾为间歇性,即在泥炭沉积后又沉积了泥砂,再后来又沉积了泥炭,而沉积的泥砂则形成夹矸。煤层中夹矸的厚度不一,从几厘米到几十厘米。夹矸的层数多、厚度大,会影响采煤工作面采煤机割煤,也会影响煤的质量。 (2)厚度。煤层厚度就是指煤层顶底板之间的垂直距离。对于复杂煤层,在计算煤层厚度时还要考虑夹矸的层数及总厚度。我国对不同的煤种规定的最小可采厚度是有所差异的。根据开采技术特点,煤层按厚度分为薄煤层、中厚煤层、厚煤层和特厚煤层。 (3)倾角。煤层的倾角即煤层相对水平面的夹角。倾角对采煤方法和设备的选型有很大的影响。根据倾角大小将煤层 分为以下四类:近水平煤层、缓倾斜煤层、倾斜煤层、急倾斜煤层。 (4)稳定性。煤层的厚度,不是固定不变的,有时厚有时薄,甚至尖灭。根据厚度变化的情况可将煤层分为以下四类:稳定煤层(这种煤层在整个矿井开采范围内厚度均大于最小可采厚度,且厚度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)、较稳定煤层(在矿井开采范围内绝大多数煤层基本可采,只有局部煤层不可采)、不稳定煤层(这样的煤层厚度变化很大,有薄有厚,甚至尖灭,经常出现不可采区域)、极不稳定煤层(煤层常呈鸡窝状,断断续续分布,在井田范围内仅局部可采)。 (5)空间形态。煤层初形成时,一般不是水平的就是近水平的,而且在一定的范围内还是连续完整的。但在后来长期的地质历史中,地壳发生了各种运动,使煤层的空间形态发生了变化。煤的形态有三种,即单斜、褶皱和断裂。 煤矿在开采之前,就要了解这个煤矿属于什么煤层,是鸡窝装、还是断续分布,根据这样的特定就要制定详细的安全规定,这样才能确保煤矿安全防火生产。 |